安全管理
首页 » 安全生产 » 安全管理
【征文】筑牢安全屏障 护航高质量发展
发布时间:2025-06-23     作者:陆海伟       来源:      分享到:

对企业而言,安全生产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,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从业人员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,齐抓共管、勠力同心方能实现。然而,社会如林、人各有异,在庞大的人员队伍面前,由于不同的性格、习惯、价值观和安全素养,安全管理长期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。

身边不乏有人抱有这种心理:“出事故的都是倒霉蛋,我运气一向很好。““哪那么容易出事故,我经常这么做,没出过事。”“工作任务这么重,按规矩干就是浪费时间。”“别整天讲谁谁谁出事故了,跟我有什么关系。”其表象是侥幸心理和图省事等心理作祟,其本质则是安全素质不高、安全意识淡薄。客观上,我们无法将“安全第一”烙刻在每个人最深的认知中,如何抓好安全生产管理、防范不安全事件发生成为当下极其重要的话题。

杜绝不安全事件发生,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。以制度的强制手段划出安全生产的红线、底线,规范安全管理和员工作业行为。制度建设应以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、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为底线,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不断健全完善,打造适合企业自身的制度体系和制度要求。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。没有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,最终责任的履行和任务的完成只能凭借个人素质,这将出现“人人有责,而责不在我”的尴尬局面。为避免责任推诿和管理盲区,明确职责边界,细化部门、班组及岗位分工就成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然要求。三是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考核奖惩。企业制度的正向激励作用在于通过奖励、表彰、晋升等手段,激发个体或群体的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;反向约束则在于运用考核等惩戒手段约束认识不清、责任不强、执行不力的个人或行为。对于企业而言,不依照制度开展安全管理,不按照制度执行奖惩,再完美的制度便是无用空文。四是抓住选人、用人这一核心。“才者,德之资也;德者,才之帅也”,现实中工作任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大多是不“才”出问题,而在于“德”。具有良好的德行的人往往遇事更有担当,能更好的完成工作,反之则不然。管理者应当理解“骏马能历险,力田不如牛;坚车能载重,渡河不如舟”,具备用好员工长处、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的能力。五是抓好安全教育培训。“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”,部分从业者由于缺乏对行业或专业风险的基本了解,导致在规章制度执行上找借口、打折扣,甚至存在抵触心理。安全教育培训必须做到专业对口、内容相关,否则再惨痛的事故教训都无法唤起员工的共鸣,再多的苦口婆心也只会换来从业人员的不解和抗拒。只有用好安全警示教育这把利剑,才能提高从业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遵守规章制度的积极性,最终实现从“要我安全“向“我要安全”的转变。六是管好物的不安全状态。生产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于生产过程中,只有通过源头防控和系统治理,才能有效阻断隐患向事故转化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,鼓励从业人员全员参与,紧盯隐患治理的痛点、难点和重点,深挖隐患存在的背后根源,补齐偏散远区域等管控的薄弱环节,加大巡查检查力度,提高隐患排查整治质效,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。

良好的安全生产业绩是提升企业形象、增强从业人员归属感的重要保障,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,更是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家庭幸福。所以,请将“安全”放在首位,将安全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,为从业人员撑起生命安全的保护伞,为企业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!(长安益电安全环保部 陆海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