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管理
首页 » 安全生产 » 安全管理
【征文】安全触动了谁的心弦
发布时间:2025-06-27     作者:       来源:      分享到:

一句“注意安全”的语音,常常会在暮色四合时抵达。亲人的叮嘱,简短的四个字,在我心里激荡起涟漪。安全二字,究竟拨动了谁的心弦?声声叮咛的背后,是默默无声的守望,是生命之网中每一根丝线的颤动。

安全之弦,系于己身,绷紧的是生命尊严的独奏。“无危为安,无损为全”,古人箴言如晨钟暮鼓。当你每次系紧安全帽系带时,指尖的触感告诉你,这顶不起眼的头盔,正是血肉之躯与钢铁世界的屏障。记得检修班的老李在安全会上讲述的亲身经历:一次寻常的登高作业,只因一念之差未挂双钩,脚下突然打滑。千钧一发之际,腰间那根曾经总是被他抱怨“碍事”的安全绳,将他悬吊在半空。“吊在那里晃荡时,耳边全是自己狂乱的心跳,”他声音微颤,“那一刻才懂,安全规程是用血写的救生符!”从此他成了现场最固执的“安全哨兵”,任何细微违章都难逃其眼。安全之弦,首先在自己手中,每一次遵章守纪,都是对生命庄严的自我加冕。

安全之弦,连于血脉,共振的是家庭幸福的合鸣。安全从来不是孤岛,它的震颤会沿着亲情的脉络传向远方。控制室里那张泛黄的全家福,是王班长每天接班必看的仪式——照片上妻子温柔的笑靥与女儿高举的奖状,是他心尖最柔软的锚点。去年深冬,一次深夜消缺,面对“图快图省事”不按规程操作的诱惑,他眼前浮现的不是领导责难,而是女儿睡前询问“爸爸明天能送我上学吗”的清澈眼神。最终他一丝不苟执行了所有步骤,耗时翻倍却消弭了潜在风险。“慢一点,稳一点,家中的灯火就永远亮一点。”他在交接班记录上郑重写下。安全,是远行时留给家人永不熄灭的灯,是游子身上那根看不见却最坚韧的丝线。

安全之弦,织于众志,交响的是企业存续的磅礴乐章。安全更是集体意志的结晶,如众人操持的巨琴。当“三讲一落实”的声浪在班前会响起,当“两票三制”的签名字迹力透纸背,当隐患治理的“两个清单”在公告栏上日臻完善,安全便不再是纸上的教条,而成为流淌在每个人脉搏里的责任血液。这血液曾在一次全厂应急演练中沸腾:模拟突发火情,从指令发出,到全员抵达疏散点,时间精确如秒表。是千百次枯燥演练刻入骨髓的本能,织就了这张无形的守护之网。安全文化生根处,是每个岗位对“生命至上”最虔诚的守护,是万千溪流汇成的安澜之海。

暮色中回望厂区,灯火通明处人影穿梭。安全之弦从不是遥远的绝响,它系于我们每一次对规程的敬畏,每一次对隐患的较真,每一次对生命的承诺。它最终触动的是人类文明最深沉的共鸣——对平安归家的朴素渴望,对每一个朝阳都能照常升起的无言誓约。

当每个岗位都成为安全堤坝上坚实的基石,当每次操作都镌刻了对生命的无限珍重,我们便共同奏响了人世间最磅礴也最温柔的乐章——那是用责任与敬畏写就的,名为“岁月静好”的永恒交响。(陕煤石门王小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