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动态
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基层动态
长安益电:创新作楫 精益为帆 勇拓新型电力建设蓝海
发布时间:2025-07-11     作者:       来源:      分享到:

从“工程实施”到“价值创造”,从“传统建设”到“智慧建造”,长安益阳发电有限公司厚植“四种经营理念”,构建“五位一体”建设体系,推动三期项目实现基建安全“零事故”、能效指标行业领先、提前2个月投产发电、节约投资10亿元,为新型电力项目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样板。

构建全员本质安全生态

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。长安益电将安全理念深植于项目建设体系建设、技术创新与文化培育的全链条,筑牢本质安全防线。

责任体系立体化,织密织细管控网络。成立项目安健环委员会,构建“31项管理制度+1项综合预案+21项专项预案”制度体系,与各参建单位签订安健环目标责任书及协议35份,形成“业主-监理-施工-班组-个人”五级责任闭环。持续开展月度履职评价,清退不履职安全员22人,查处现场问题和管理资料不符合项1001项。

防控手段智能化,推动风险管控前置。自主研发5G+AI管理系统,集成人员定位、电子围栏、塔吊防碰撞等智能模块,运用无人机对锅炉钢架、烟囱等高空作业面进行全覆盖巡检,同步接入北斗卫星定位技术,构建“远程监控-实时预警-智能处置”数字化安全网络,推动风险管控从“事后处置”向“事前预防”转型。

安全文化全员化,凝聚共建共治合力。充分利用VR安全体验室,针对入场前、危大工程开工前和违章人员开展8000余人次培训,精心编撰11项高风险作业记忆口诀,推进“红衣人”安全履职提升行动,开设安全夜校4期,清退三级教育考核不合格人员93人,厚植“人人都是安全员”的安全文化土壤,让安全意识成为全员共识。

锻造高效协同攻坚引擎

工程协同是项目建设的核心驱动力。长安益电凝聚各方力量,以精准调度、快速破局、标准管控的协同之力,锻造出攻坚克难的强大引擎。

精准管控进度,实现供需动态适配。动态优化网络进度、图纸交付、物资到货、设备招标、重点工作计划“五张表”,选派专人驻厂催交图纸与设备物资。落实调度会(碰头会)制度,建立“日跟踪-周调度-月复盘”管控机制,制定进度与质量奖励考核办法,构建“约束+激励”高效管理模式。

攻坚破解瓶颈,提速项目建设进程。通过“空间隔离、时间错开、线路调整”措施,攻克场地狭小、交叉作业等难题。推行“干部+专工”24小时轮值,实施关键工序轮班,主厂房断水节点提前3天完工,高峰期施工人员超4500名,实现“23+3”高效工期目标。

严格质量管控,筑牢精品工程基石。构建“危大工程专项检+隐蔽工程全程跟+焊接工艺溯源管”质量保障体系,主动对接国家特检院、电力质监总站专家开展监督指导,严格落实“检查-整改-验收”闭环管理机制。建立“定期检查+每日巡查”双轨机制,按照“定标准、定周期、定考核”原则排查隐患216项,下发考核单140份,关键工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%。

驱动机组能效指标突破

技术创新是驱动效能提升的核心引擎。长安益电以前沿设计理念为引领、工艺革新为抓手、优化创效为目标,实现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突破。

迭代设计理念,刷新能效指标新高。采用“东-上-上”最优三大主机组合,汽轮机进汽参数提高至32MPa/605℃/623℃/621℃,THA工况热耗降低至6891千焦/千瓦时,供电煤耗258.4克/千瓦时,综合厂用电率3.11%。

攻坚工艺革新,树立行业技术标杆。首创BEST小机前置泵不同轴布置,缩短轴系6.23米,大幅提升系统稳定性;国内首创“液压提升+平移+旋转”高加吊装工艺,获得行业一等奖;增设轴封系统电加热器,增大凝汽器冷却面积,进一步优化运行安全性。

深化设计优化,实现技术创效双赢。采用侧煤仓布置方案,节省主厂房造价1950万元、六大管道费用836万元;创新“两机一塔”设计,节约征地费1800万元,缩短工期45天;优化厂区总图布置,节省边坡处理及场地平整费用5100万元;以钢管混凝土V字柱替代传统钢筋混凝土,节约人工与材料成本2000万元。

严控全周期投资建设成本

投资管控是项目效益最大化的核心环节。长安益电通过策略化招标、精细化管控、创新化融资,构建全周期精益管理体系,实现成本最优目标。

策略化招标采购,多维度压缩采购成本。抢抓“3个8000万”煤电政策窗口期,提前完成三大主机招标,节省采购费用2.7亿元。科学划分九大主标段,精准设定招标控价,主标段中标金额较控制价节约6990万元。依托陕煤集团集采优势,设备类采购较概算节约1.5亿元。

精细化成本管控,全流程强化费用节流。建立“申请-技术评估-经济测算-多级审批”闭环流程,对126项工程变更开展评估,核减不合理费用1700万元。推行全员成本责任制,减少法人管理费、整套启动试运费、生产准备费等“其他费用”较概算节余6000万元。

创新化融资设计,多举措降低财务支出。设计“3年过渡+10年平衡+20年托底”融资结构,项目平均贷款利率2.26%;争取到三年期8亿元低成本项目前期贷,平均利率1.89%。建设期贷款利息较概算节约2亿元。

决胜投产达效奋力争先

生产准备是确保项目顺利投产、快速达效的关键前提。长安益电以人才培育为基础、系统保障为支撑、高效推进为目标,实现投产与达效的无缝衔接。

锻造实战队伍,筑牢百万人才根基。以“集控全能”为目标,实施“走出去学+请进来教+高校深造+现场实战”培养体系,强化启停机、事故处理案例培训及仿真演练,提前熟悉机组DCS控制策略,开展双机回热系统专项培训,举办2次全公司百万机组知识竞赛。

强化技术保障,夯实投产运行底盘。编制《三期项目生产准备大纲》,编写六大专业运行检修规程,提前绘制系统图纸,完成逻辑讨论及保护定值核定。推行设备维护点检定修制,编制外委维护技术协议。分专业落实设备备品备件清册,建立石灰石、尿素等大宗物资应急储备机制。

提速投产进程,凸显市场竞争优势。成立试运指挥部,制订并网对接29项工作任务清单,提前半年签订并网协议和购售电合同,统筹整套启动调试、涉网试验及整套启动前检查各项工作,168小时试运后24小时内取得并网调试意见书,快速完成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及机组转商业运营。投产后,三期项目机组煤耗较常规百万机组低10g/kWh,投资节省10亿元,度电成本低1.7分钱,市场竞争优势显著。

新程之上,步履不停。长安益电将坚持创新驱动、精益管理,实干前行、奋斗不止,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、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勇担使命,为集团公司纵深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不竭力量。(长安益电 钟姗瑛 龙思辰)